選單

梅校長新聞

1962/05/20/聯合報/02版/第二版

一生心血貫注清華

梅先生於前清光緒十五年生於天津,十五歲進南開學堂,讀了四年,十九歲畢業,保送保定高等學堂。那時候美國退還庚子賠款,中美協議把這筆款子用來資送中國學 生留美。梅先生在保定念了一年,在庚子賠款第一批考選四十七名留學生中,梅先生就是其中一人。宣統元年出國,進美國吳士脫工科大學攻讀電機工程,民國三年 回國,在天津青年會服務一年,第二年起到清華大學任教,民國二十年接任校長,一直到現在。半個世紀,梅先生用他的才智心血,奠定了清華大學的基礎和聲譽。

不愛講話.高度幽默

清華大學在民國二十年到二十六年這一段可說是黃金時代,當時的設備和教授都可與世界任何一國的大學媲美。清華園研究風氣之盛,在民國史上是少有的,而這種風 氣的由來,又不得不歸功於梅校長的治校方針。他採取「無為而治」的政策,將學校的重心建築在「教授團」上,由教授們選擇評議員,由評議會決定大政方針。這樣一來,每個教授都全心全意為學校打算。

清華的成為第一流大學,固然是因為有庚子賠款可以動用,添置足夠的物質設備,但梅校長的知人與禮遇,而能延攬第一流教授,也是主要因素。

梅校長不愛講話,但講話的時候往往來一句高度的幽默,並且很少用肯定的句子。當初清華過刊上曾經有同學集校長的話寫了一首打油詩:「大概或者也許是,不過我們不敢說,可是學校總以為,恐怕彷彿不見得」。但這並不是說梅校長處理事情的時候猶豫不決。恰恰相反,在重大決策上,梅先生總是當機立斷,而且擇善固執。 譬如在他三年教育部長任內,憑著他卓越的眼光,宏博的學識,曾經把多少紛亂的意見,改易為平正通達,緻密妥善的主張。

建立第一座原子爐

梅校長淡泊謙沖,不求名利。幾十年來,把心血貢獻給國家,而很少為自己打算。在抗戰期間,校長的薪水不足以維持生活,一度有賴於梅夫人韓詠華女士做了一種 「定勝糕」到昆明城裏去叫賣,來貼補家用。北平陷匪的時候,梅校長一個人飛到南京,可說是身無長物,借住一個朋友的亭子間裏,以後去美國,梅夫人只有留在 香港,靠女婿接濟。梅校長在美國,始終不肯動用清華存美基金利息,而在華美協進會任職,月支美金二百元。梅校長的原則是「不為清華,決不動用清華基金一文。」

四十四年回到台灣,梅校長全力籌劃清華復校。四十七年接任教育部長,但在處理部務之餘,仍儘力貫注於清華。直到住進台大醫院,即使在昏迷中,還是惦記著部務,去年三月交卸教育部長職務以後,仍然牽掛著清華大學的事。老人能夠眼看到自己苦心策劃的原子爐落成啟用,實在有說不出崎喜悅與安慰。這也是梅校長對中 國科學發展的最後一項巨大貢獻,梅校長與清華大學五十年的成就,在科學方面是完全做到了。當年西南聯大時代的簡陋設備,尚能培植出楊振甯和李政道。以今日 新竹原子爐的設備,第一流的原子科學家,自必能不斷的產生於台灣。

2002/11/29/經濟日報/36版/副刊企管  鄭禎銘

平凡裡見偉大,沈默中寓神奇

曾在接掌清華大學時發出「大學者,非謂有大樓之謂也,有大師之謂也。」的梅貽琦,是我國發展近代教育的重要人物;他為教育奉獻了終身心力,也使自己成為教育界的大師。

梅貽琦,字月涵,生於民國前23年2月29日的天津,梅家人多半教書,故在天津有「窮念書的」之雅號。

貽琦先生於民國前8年入張伯苓先生所辦的南開學堂,以第一名成績畢業,民國前3年考選「庚子賠款」首批留美學生,在麻省吳士脫工科大學攻讀電機工程,畢業後又專修物理,獲得博士學位。

民國4年,貽琦先生應清華學校之聘,教授物理、幾何等課;11年任物理系主任;15年出任教務長,訂定「清華學校組織大綱」,設評議會,教授會,正式實施教授治校。

 

民國35年10月10日清華復校開課,貽琦先生任校長,他與教育部長杭立武籌商保存典籍,遷移充實國立編譯館於台灣;以後陸續參加聯教組織,出任中華民國代表團首席代表、美華協進社常務董事、「教育部在美文化事業顧問委員會」主任委員,透過文化團體,廣泛展開中美文化交流工作,貢獻至鉅。

 

民國44年,貽琦先生奉邀返國籌備恢復清華大學,先設「原子科學研究所」於新竹,先後請回袁家騮、吳大猷、鄧昌國等回國任教,並奉命赴美訂製原子反應爐。

 

貽琦先生辦清華極為重視儉樸好學的校風,他同時提醒人才造就固然重要,人才運用也要注意,不可讓傑出人才用非所學,甚或學而不用。他強調,凡是能領學生做學問的教授,必可指導學生如何做人。

 

貽琦先生的畢生理念是教育,他實現此現想的對象就是清華,他在教育上身教重於言教;他有著傳統儒家最好的性格,雖言必有中,卻寡言慎行,有人說他是「平凡裡見偉大,沈默中寓神奇」。